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2级 >> 22级教育教学

数智赋能思政教育创新,跨学科融合共绘智慧蓝图 ——记合肥四中政治组李修月老师在“数智赋能智慧教育研讨活动”中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8 丨 文章作者:陶文欣 丨 阅读次数:530

2025年4月27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指导、合肥市第十中学主办的“数智赋能智慧教育暨跨学科阅读融合创新实践研讨活动”正式启动。这场聚焦“技术赋能”与“学科融合”的教育盛会,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观摩、主题研讨等多元形式,吸引了全市众多一线教师深度参与,共同探索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路径。

在政治学科分会场,两节智慧课堂展示课后,合肥市第四中学政治教师李修月作为受邀嘉宾,作《数智融合在高中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她立足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指出文件里提出了“两步走”的规划目标,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是激烈和加速变革期,而再往后八年,是持续深化期。作为思政教师更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以教育的初心驾驭变革。为此她从数智技术的特征入手,指出可从“教学评管研”五个方面深度融合,并结合合肥四中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她自己所授课例《伟大的改革开放》两个实践案例具体展示数智技术在这五个方面的融合应用,同时提醒思政教师要把握几个原则遵循,做到价值引领为主,数智技术为次,教学内容为王,数智技术为用,以及教师主导,数智技术辅导。她前沿的数智融合教学理念和扎实的实践成果,赢得现场好评,也充分展现了合肥四中在智慧教学领域的领先探索。

合肥市中学政治教研员侯新旺在点评中肯定了李修月对于数智融合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思考与尝试,强调技术创新与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人工智能是‘神笔’,教师应是‘马良’。技术需为教师服务,而非替代教师主导性。若教师无法为AI赋能,可能导致教学失焦。”他建议一线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深化对“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应用。

合肥四中自2018年恢复办学以来,始终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将“智慧校园”纳入核心发展战略,组建数据资源中心,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顶层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教学实施全链条,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全人培养、全员参与、全程发展、全域联动”助推五育融合的特色路径,为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先后获评全国AI+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示范校、合肥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李修月老师所作的专题讲座系统呈现了学校在智慧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面向未来,合肥四中将持续推进数智技术与教育场景的迭代升级,着力实现技术赋能与教育教学的纵深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