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2级 >> 22级学生活动

一帧帧倒带,合四是永不褪色的底片——合肥四中优秀毕业生倪晓蕊同学深情回忆母校
发布时间:2025-06-27 丨 文章作者:倪晓蕊 丨 阅读次数:455

当夏日的蝉鸣喧嚣了又一年盛夏,随之而来的是2025年高考的脚步渐进。或许是紧张,亦或是激动与期待,但不论是哪种旋律,都构成了一帧帧动人的乐章,也熔铸成了我们生命最初的筋骨与分量。

晚自习时,2212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埋头于书海,笔尖在纸上划动,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春蚕在寂静的夜里啃食桑叶,这声音日夜不息,连缀成独属于12班的背景音。然而,即使在这重复的日子里,总有微小的光亮闪烁:晚自习的间隙,我们挤在走廊栏杆上,交换几句心里话,几声短暂而默契的笑,或是与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来一场“隔空对话”;在某个被习题压得喘不过气的瞬间,不知谁的一句俏皮话,引爆了整个教室的哄堂大笑,像是四月景贤广场上绽放的樱花,也曾短暂地照亮了彼此同行的脸庞。

而在高三这段旅途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便是陪伴了我们三年的恩师。他们并非站在云端的神祗,而是与我们一同跋涉在纸山汗河间的同路人,他们守护的,不仅是通往大学的隘口,更是精神渡河的方舟。数学课上,郑良老师用数学的智慧与法则带领我们探索科学的殿堂,班会课时,身为班主任的他以严格的日常规范培养我们的行为习惯,他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鼓励眼神,课间一句关切的问候,或是难题攻克后一个由衷的赞许微笑,都如暗夜里的萤火,虽微弱,却精准地投射在我们的心湖,漾开一圈名为“坚持”的涟漪;语文课上,马志华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同学们互动,以诗意的语言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如同春风化雨般进入了每个同学的心中;英语课上,朱婷婷老师像是一位知心大姐姐,她标准又温柔的英语发音以及细致入微的教学让我们的英语成绩不断进步,更让我们拥有了国际视野;物理课上,付蕾老师以好奇穿透知识,将思想淬炼成光,在举一反三中让抽象的物理过程具象化,她那具有感染力的笑容融化了课堂的紧张气氛,也让我们爱上了物理课堂,爱上了物理知识;化学课上,叶书生老师用知识的酸中和我们的迷茫,析出智慧的结晶,他总能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那句“秒舍”,看似嘲讽,却是考试中总结出的至诚经验;政治课上,刘静老师将七本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国际经济中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智慧,课间在班级门口检查背书的身影让我们“又爱又怕”,刘老师就这样如同妈妈一样陪我们走完了高三的旅程。老师们用知识构筑堡垒,更用信念浇筑筋骨,那些关于坚持、关于奋斗、关于在极限处认识自我的朴素道理,经由他们饱含生命的讲述,穿透了公式与定理的冰冷外壳,直抵心灵深处,熔铸成我们面对挑战时最原始的勇气。

当我们最后一天走过那标志着成年的大门,与校长老师们击掌告别,三年喧嚣而滚烫的光阴,连同那些争吵、汗水、朗朗书声和隐秘的心事,仿佛被一并封存进记忆深处。作为2212班的一员,我们一起走过了高中的两年,高考的落幕,不过是时间轻轻翻过一页纸,真正沉甸的,是那个被无数个黄昏与试卷层层包裹的青春本身——是同学们早读课时在小花园里翻动书页的窸窣低语,是汗水在“韵动馆”内晕开的无声诗行,是“承四为之训,养四端之德,奋四象之力”的箴箴誓言汇聚点点星火。

三年光景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在合肥四中2212班的回忆终将被封存进记忆的琥珀之中,是青春,是师恩,它成为了我们灵魂的地平线,无论行至何方,都无声地诉说着,生命曾那样炽烈而专注地燃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