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3级 >> 23级教育教学

青蓝工程启新程 校际联动共赋能——合肥四中历史学科前往黄麓师范学校开展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9 丨 文章作者:李路路 丨 阅读次数:152

近日,合肥四中以“青蓝工程”为抓手,联合黄麓师范学校,先后开展两场高一历史示范课及校际评课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以优质课堂为载体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历史学科教学实践,更紧扣合肥市综合高中班“融合育人、特色发展”的建设目标,为两校探索综合高中班历史学科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规划体系搭建了实践平台。

 

10月17日,合肥四中李路路老师率先呈现“青蓝工程”示范课,以高一历史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教学内容,以诗人高适的一生为课堂主线,串联课本知识点,课堂逻辑清晰、内容流畅,充分展现历史与文学融合的教学巧思,为综合高中班学生构建了“文史互通”的学习场景。课后,合肥四中与黄麓师范学校教师代表展开深度点评,四中余依琳老师盛赞本课为“适配综合高中班学情的优秀示范课”,与会教师一致认可其教学效果;盛刚老师则提出“可尝试以孟郊生平为主线,进一步贴合课本内容”的优化建议,为综合高中班历史课堂打磨提供新视角。

 

 

10月24日,“青蓝工程”徒弟公开课在黄麓师范学校接力开讲,黄麓师范学校李贝贝老师聚焦高一历史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打造了一堂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的优质课,精准匹配综合高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本次研讨升级校际联动规模,合肥四中、一中、一六八中学教师代表共同参与评课。合肥一中马晓静老师建议“引入AI赋能,采用‘国宝说话’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为综合高中班历史教学注入科技活力;一六八中学周冬冬老师直指“课堂主线与升华部分需进一步打磨”,精准指出优化方向;合肥四中余依琳老师肯定本课“适配综合高中学生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李路路老师则鼓励“课堂整体完善,仍需结合综合高中班学情持续精进”。合肥四中盛刚老师强调问题导向,教研室副主任冯久仙从结构与主线两方面切入点评,提出可落地的改进方向;黄麓师范学校教师团队也围绕课堂结构展开讨论,认为需进一步加强逻辑梳理,以更好适配综合高中班“基础+拓展”的教学需求。

 

两场“青蓝工程”公开课及校际研讨,既是多校历史教师展示与交流的专业平台,更是助力合肥市综合高中班建设的重要实践。合肥四中与黄麓师范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了校际合作——不仅共享了历史学科教学资源、共研了综合高中班课堂模式,更明确了后续将围绕“综合高中班历史课程规划”“学情分层教学策略”等主题开展常态化交流,为两校综合高中班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合力。同时,活动也为历史学科发展指明了优化路径,通过多校智慧碰撞,确立了“主线清晰化、内容趣味化、结构精细化”的课堂建设方向,既契合了综合高中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为历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明确指引。

未来,两校将继续以“青蓝工程”为纽带,深化校际联动、聚焦学科建设、服务综合高中班发展,为合肥市综合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