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4级

守拙归园田,水墨忆徽州 ——记2410班研学旅行(三)
发布时间:2025-04-30 丨 文章作者:汪子昱 丨 阅读次数:295

4月25日,我校师生踏上研学之旅的最后篇章。从陶渊明笔下的"守拙园"到水墨丹青的宏村,同学们在田园诗意与徽派建筑中完成了对徽州文化的深度解读,为此次研学画上圆满句号。 

晨访守拙园:复得返自然的诗意栖居

晨露未晞时,研学队伍已抵达守拙园。这座以《归园田居》为蓝本打造的古典园林,完美诠释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境。曲径通幽处,茅檐竹篱与精心修剪的绿植相映成趣,一泓清池倒映着天光云影。 

在守拙堂前,带队老师现场讲授陶渊明诗文,同学们诵读"采菊东篱下",声韵与潺潺溪流应和。

续游宏村:行走的水墨画卷

正午时分,研学队伍移步中国画里乡村——宏村。穿过南湖画桥,宛如步入一幅洇染开来的水墨长卷。月沼碧波荡漾,四周粉墙黛瓦的倒影被涟漪揉碎又重组,引得同学们纷纷打开相机。 

在承志堂精美的"商"字门楣下,老师解密徽派三雕技艺;在树人堂的学堂遗址,同学们用徽墨歙砚临摹家训。

返程:满载而归的思考

午后,大巴缓缓驶离黄山。车窗外的徽派建筑渐次后退,同学们却在研学手册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守拙园里感悟的"大道至简",有宏村水系展现的古人智慧,更有对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生的思考。 

原来课本里的'天人合一'就藏在每一处马头墙的弧度里。这次研学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成为文化传承者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