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级部风采 >> 24级

踏寻红色印记 对话绿水青山 ——合肥四中2422班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30 丨 文章作者:吴孔平 丨 阅读次数:271

巍巍大别山,铮铮英雄魂。4月23日,合肥四中高一年级22班全体师生踏上红色热土金寨,通过"红色课堂+自然课堂"双线融合的研学模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在革命遗迹中触摸历史温度,于绿水青山间感悟时代使命。

红旗漫卷忆峥嵘 沉浸历史悟初心。清晨的红军广场庄严肃穆,全体师生沿59级寓意深远的台阶拾级而上,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献花仪式。当《献花曲》响彻云霄,刘婧琪同学驻足凝视镌刻着十万英烈姓名的纪念墙,眼眶泛起泪光。走进金寨革命博物馆,褪色的军装、斑驳的军号、泛黄的家书构成历史拼图,白雨阳抚摸着展柜里的军号说道:"这把号角曾唤醒沉睡的山河,现在依然在我们心中回响。"

在抗战实景剧场,炮火声撕裂时空帷幕。当"红军战士"跃出战壕高呼冲锋,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不是表演,是生命与信仰的重现!"有学生紧握研学手册,指尖在"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段落上反复摩挲。午间休整时,三份特殊"餐单"引发热议——红军饭套餐中的红米饭、南瓜汤让学子们体悟"粒粒皆艰"的深意。

山河作证传薪火 青春对话新时代。午后研学转向六万情峡,三线军工博物馆内尘封的机床与泛蓝工装,揭开"深挖洞、广积粮"时代的神秘面纱。"这些精密仪器竟是工人们用算盘计算出来的!"张强同学在研学笔记上疾书。当尹秋溪读到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誓言时,郑重在留言墙上写下"传承"二字。

夜幕降临,大别山剧院的实景剧《传奇》将研学推向高潮。爆破特效震颤大地时,陈亦乔下意识抓住同学手臂;当老村长为掩护红军血染山崖,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中,王雅雯哽咽道:"他们也曾是鲜活的少年,却把人生定格成丰碑。"返程大巴上,童瓒萱望着窗外起伏的山峦陷入沉思:"我们接过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创造新传奇的使命。"

据研学导师介绍,此次研学特别设置"六个一"实践环节:走一段红军路、访一处纪念馆、看一场情景剧、写一封时空信、做一次讲解员、办一场分享会。随着暮色中的大巴驶离革命老区,年轻的心跳正与历史的脉搏同频共振,大别山精神的新时代注脚,正在青春续写中愈发鲜亮。